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10月31日至11月2日,jdb试玩 亚洲校园“亚洲渔业与海洋环境拔尖人才培养项目(AFIMA)”和中泰硕士研究生双学位项目留学生组成“耕海牧渔”实践团,开展了第三期“走近中国水产,体验高速发展”山东水产企业考察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韩国、泰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家的16名留学生参加,重点参访了威海市四家具有代表性的水产企业,旨在让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企业实践,近距离感受中国现代渔业的创新成果。活动由jdb试玩-jdb捕鱼-jdb游戏 副院长、亚洲校园项目负责人刘阳教授带队,韩国釜庆国立大学亚洲校园负责人Jang HoGeun教授,以及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受邀一同参加。
走进企业一线,了解现代养殖
11月1日,实践团首先走进海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集海参育苗、生态养殖及加工技术研发于一体,从苗种孵化到商品养成实现全流程管理。师生们现场学习了海参育苗、养殖模式及水体循环净化等关键技术,深入了解了企业在生态化养殖和无化学药剂管理方面的创新模式。
下午,实践团参观银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位于文登区泽库镇蓝色产业园,是以海马繁育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大海马、膨腹海马和线纹海马等品种的繁育特征、适温区间及人工育苗流程。留学生们参观了海马亲本繁殖与幼体培育车间,对我国在海马种质保护与产业化开发方面的成果印象深刻。

深入一线生产,体验“从养殖到餐桌”
11月2日,实践团来到山东海汁味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海带产业园。该企业主要从事海带等海洋产品的深加工,现场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流程规范。学生们观摩了海带冷藏、加工与包装的流水线,深入了解了我国海洋农产品的标准化与规模化生产体系。
当日下午,实践团参访獐子岛集团荣成养殖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人员现场展示了鲍鱼养殖系统与自动调温增氧技术,并详细讲解了不同规格鲍鱼的饲养管理与饵料投喂方法。留学生们系统学习了从生态养殖到市场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实践收获丰硕,促进中外交流
通过三天的企业参观与现场教学,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中国现代水产养殖业的了解,也对生态化、智能化养殖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实习让课堂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拓宽了专业视野,增进了对中国渔业文化与产业发展的理解。

本次实习活动由jdb试玩-jdb捕鱼-jdb游戏 主办,作为留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得到了威海当地多家水产企业的大力支持。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中韩泰巴等国高校在水产学科领域的合作交流,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渔业科技人才提供了有益经验。
项目简介
亚洲校园是由中、日、韩三国政府共同推动的国际联合人才培养项目,由中国教育部、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和日本文部科学省联合设立。我校AFIMA项目成功入选第三期,由中国海洋大学、韩国釜庆国立大学、日本长崎大学和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共同实施。自2022年启动以来,项目已累计派出17名中国学生、接收7名留学生,构建了课程共建、学分互认、师生互访等多层次国际化培养体系,在推动渔业与海洋教育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泰硕士研究生双学位项目由中国海洋大学与泰国农业大学共同建设,是面向东盟合作开展的重点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之一。项目以海洋与水产学科为核心,整合海洋、水产、食品、生命等领域优质资源,构建了多维度、开放式的国际化培养体系。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累计招收8届49名东盟国家学生,其中14人同时获得中泰双方硕士学位。项目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知华友华、能够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服务“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注入新动力。
(通讯员:李惠茹、张昕宇)

